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是学龄前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此阶段儿童由于听力障碍不能够接受到足够的言语信息刺激,就不能够掌握发音技能,成为“大舌头”,甚至成为“聋哑残疾人”。这将给患儿本人、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的社会负担。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点点滴滴的一些情况,常常可以避免一些不幸的发生。那么,父母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潜在的“危险”呢?
01-掏耳
当孩子叫嚷耳朵痒时,有些父母会信手取来发夹、短木棒、毛线针等物,甚至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极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处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还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也就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要知道鼓膜参与声音传导,若鼓膜穿孔会直接影响听力。
02-中耳炎
由于耳咽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脓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断遭到破坏,穿孔越来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03-药物中毒
孩子患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时,如医生盲目给孩子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如果病情发生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孩子有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而,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耳毒性药物。
04-外伤
耳外伤原因包括: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清红皂白打孩子耳光;喜庆佳节,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以上外伤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05-噪音
有些孩子在收看电视或收听音乐时,往往喜欢把音量开得很大;有的孩子还喜欢听立体声音乐,戴上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无论在行走或做功课时都不愿取下。殊不知,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对内耳听觉器官的神经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对听力的损害也很大。
06-耳周病变
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
艾声提醒:
新生儿时期,家长要配合医生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到了幼儿时期,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听觉语言行为,一旦发现他们对声音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要尽快送他们去医院做听力检查,明确诊断。耳聋不等于绝症,一旦确诊耳聋,应积极进行治疗(手术和合理的药物配合),以改善患儿听力。若治疗无效,建议家长尽早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保护残余听力。值得重视的是,0~3岁阶段,特别1岁以后,是孩子言语能力发展最快阶段,应尽早对聋儿进行正规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同时让聋儿尽量避免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必要时选择人工耳蜗。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