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个子小。不同助听器的技术和功能可能千差万别,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或者说功能都有共同点。
1、可以音量调节
助听器能够根据输入的声音自动增加和降低音量,这个功能避免了手动调节的繁琐。
但是对于部分弱听人士来说,仍习惯自己手动调节。
在很多助听器中,手动音量控制可以调节助听器的整体音量,大多数是助听器上的音量按钮或旋钮,也有一些可远程调节,如遥控器。
但是,这类音量控制通常只是简单地增加或减少声音放大,并不能提高言语的清晰度。
例如,当听到尖锐刺耳的噪声时,把音量调低了,降低这些噪声的同时,也会一并降低交谈中言语声的增益。
2、多通道
单纯的调节音量往往事与愿违,多通道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助听器能把不同频率的声音分成不同的频率范围,称作通道。
每个通道的增益可以独立调节,类似一个立体声均衡器,不同通道的声音放大程度可各有不同。
这个操作可以依据用户的听力情况,使用助听器编程软件来调节每个通道声音的放大量。
不同的助听器可编程的通道数是不同的,多通道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更为精确,能满足各种各样的听力损失,同时对聆听环境的分析更准确,且可优化助听器的其他功能。
通道数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不一定,当通道数超过15-20个时,会让声音变得“浑浊”。
有没有发现,目前大部分厂家的助听器,验配软件中可调节的通道数一般不超过20个。
而且对于一些听力损失,助听器通道过多,其改善效果并不如通道较少的。
3、方向性麦克风
挡在弱听人士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在嘈杂环境中的言语交流。
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声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将两个麦克风分别放在助听器前面和后面,麦克风将前、后的声音传至助听器处理器以分析声音环境。
当助听器识别到较高强度的噪声时,会降低后置麦克风的灵敏度,以减少来自身后的噪声。
一些低档的助听器可用按钮手动开启方向性麦克风降低噪声。
而高档的助听器处理器能在识别环境变得嘈杂后,自动降低后置麦克风的灵敏度;当环境安静下来,后置麦克风的灵敏度恢复正常,重新拾取后侧的声音。
这就涉及到不同的方向性麦克风系统。
但要注意,方向性麦克风只能做到减少噪音,但不能消除噪声。
4、数字降噪
改善噪声环境中的言语交流,除了方向性麦克风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某些通道的放大量来实现。
一般来说,有些频段通道对言语理解“派不上用场”,减少这类通道的放大有助于降噪。这类降噪对于来自前面和环境四周的噪声更有效。
有些通道对言语理解贡献不大,但有些通道携带了重要的言语信息。一些高端助听器可以通过增加言语信息所处通道的放大,来增强来自前方的言语声,让言语声比噪声更大。
然而,在一些非常嘈杂的环境中,不管怎么放大这部分言语通道,仍然大不多高强度噪声,就显得“鸡肋”了。
5、数字反馈抑制
有时,助听器会发出刺耳尖锐的啸叫声,这是助听器的声反馈所致。
声反馈是由于放大的声音从外耳道泄露出来后,重新被助听器麦克风拾取,声音被多次放大造成的。
目前,大部分数字助听器都有声反馈抑制管理器,声反馈的可能性相较于模拟助听器大大减少。
声反馈发生的可能性主要与助听器功率和听力损失的程度相关。
当助听器功率与听力损失匹配时,声反馈发生少;听力损失程度不重时,也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声反馈管理器。
此外,当助听器与外耳道贴合紧密时,也可以减少声反馈的发生。
6、多程序
助听器可储存多个程序,切换程序可用手动程序按钮或者远程调节(遥控器)。
每个程序通过优化不同的声学参数,以适应不同的聆听环境。
多程序还被用于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听电话用电话程序,看电视用电视程序。
一些高档的助听器可以分析聆听环境,并针对特定环境自动切换“程序”。
例如,当你从户外走进嘈杂的餐厅,它就会开启方向性麦克风和降噪功能对应的噪声程序。
而相对低档的助听器,可能需要通过助听器上的程序按钮或遥控器,手动切换程序来开启对应程序。
7、学习功能
具有学习功能的助听器可以通过机身上的按钮或遥控器“培训”助听器,让助听器学习并记录弱听人士在某个环境下,助听器的音量和程序偏好。
比如,每天早上超市购物的时候,弱听人士觉得吵闹,想要小声些,通过助听器按钮将音量降低,并将程序调至合适的程序。
与此同时,具有学习功能的助听器都“默默”地学习起来,几次重复调节音量下来,助听器记录下弱听人士在购物的时候就会自动设置低音量和程序这个偏好。
最后,弱听人士只要前脚迈进超市,助听器就会自动的调低音量,切换到相应程序,一气呵成,而无需弱听人士动手操作了。
8、数据记录
目前,很多数字助听器都可以记录每个程序下使用的时间,每天平均使用时间,在某个环境下调节音量、程序、音调的次数等使用情况。
这个功能在调试助听器时非常有用,它就像一个细心的贴身助手,悄无声息地提供“数据支持”,帮助验配师寻找和解决弱听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9、电感电话
对于部分弱听人士来说,接听电话是一个难题。 通过助听器来听电话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简单地将电话听筒靠近助听器麦克风,让麦克风拾取到来自电话的声音信号;
还有一种就是手动切换到电感程序,利用电磁感应,助听器中的拾音线圈收集到电话的电磁信号。
一些助听器中有自动电话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感应电话中的电磁信号,自动切换到相应的电话程序。 有些高端助听器还能综合双耳无线技术,把一侧的电话信号传至对侧助听器,实现电话放一侧耳朵,两只耳朵同时接听的效果。
10、无线连接技术
以往,无线技术主要是使用蓝牙无线装置,该装置有戴在脖子上的,还有放在口袋里的,它可以通过蓝牙发射器接收声音再发送给助听器。
比如,无线蓝牙装置接收手机发出的蓝牙信号后,将这个信号传给助听器,助听器将信号转化为声音,即实现了蓝牙通话的功能,这也是第9大技术中提到的两种助听器打电话方法之外的第三种方法。
无线蓝牙装置还可以通过蓝牙中转设备,将其他音频信号无线传给助听器,比如电视机和MP3的音频信号。
目前,除了蓝牙技术外,与蓝牙技术隶属同一频率范围的2.4GHz无线技术正成为助听界的无线潮流。 具有2.4GHz无线技术的助听器和无线装置,可以不借助中转设备,直接将音频信号传输给助听器。
更有部分助听器可无需任何设备,直连iPhone、iPad等设备。
11、遥控调节
许多助听器可以实现无线调节。
起初主要用于调节体积较小的助听器,如深耳道式助听器,以及一些动手操作不是很方便的老人,只需手指点点遥控器的按键,就能调节助听器的音量和程序。
即使一些可以自动调节的高档助听器不需要手动调节,但很多助听器用户仍然觉得遥控器远程调节很实用。
目前,很多遥控器与无线连接设备合二为一,且不止可调节音量、切换程序,还可以调节音调。此外,还可与相应的手机APP配合使用,在手机上还可遥控调节助听器的方向性麦克风模式、降噪喜好等参数。
12、移频
许多偏高档助听器有称为频率转移或降低频率的功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移频。 如果高频听力下降至重度或极重度,即使增益调大再多,弱听人士还是觉得高频声听不到,言语听不清楚。
这种情况,可开启移频功能,将高频段的声音信号“移”至低频段,通常会有不错的效果。
我们知道,言语中中辅音信息主要集中在高频段,通过移频,将这些听不到的高频信息“移”至听力更好的低频区域,能一定程度改善弱听人士的言语交流。
13、耳鸣掩蔽
具有耳鸣掩蔽器的助听器可以制造并发出一些不来自于环境的声音,例如白噪音、粉红噪音、布朗噪音;
还可模拟环境中的声音,如海浪声,并根据弱听人士的耳鸣情况,进行声音强度和频率的调整。这些声音能够减轻弱听人士对耳鸣的感知,帮助其缓解或减少耳鸣带来的困扰。
除了上期和本期介绍的这13大技术和功能,目前数字助听器还具有诸如无线充电、防水防尘等功能,赋予助听器更便捷的操作,更个性化的聆听体验,更有保障的使用寿命。
所以有些助听器的价格动辄上万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了,这份技术清单在手,助听器的博大精深是否已了然于胸?
当然,助听器的技术和功能不仅限于此,随着助听技术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满足弱听人士需求,更好改善其有声世界的“高大上”音质的助听器,让我们共同期待。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