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助听器正由一个简单放大器,逐渐演变成一台智能化数字终端。
日新月异的声音采集方式
语音增强技术
降噪算法
反馈抑制环路
环境噪声的自适应策略
与现代通讯工具的日益融合
这使得不少的助听器验配师似乎变懒了,只像使用傻瓜相机一样,按照选配软件默认的“最优化选配”来设置参数。而在进行康复咨询指导时,更像是在推销一款新式手机,而忽视了助听器作为听力康复工具所需要的规范化的服务过程。
国际上规范化的选配过程应包含五个阶段:
听力检测:明确听损性质、部位和程度;
咨询并预选:依据患者年龄、性别、工作状态、心理需求;
首次调试及使用指导;
调配助听器参数;
验证康复成效。
限于篇幅,文本重点将聚焦于第4阶段——助听器参数调配。选配软件默认的处方公式遵循的是“共性规律”,但是患者的耳道声学、响度感受、生活需求都不同;而患者更加关心“个性化”调配。鉴于真耳分析等技术尚未普及,助听器验配师缺乏系统培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助听器参数调配六步工作法:
第一步:增益补偿是否到位
所谓“音量合适”指的是别人在中等音量说话的时候,他听到的也是中等响度的声音。我们可以在距离患者0.5-1m远,以正常音量自然语速说一段话,让患者体会音量的高低。
第二步:评价声音的动态范围是否恰当
数字压缩放大的助听器是将正常人的声音放大,同时把语音的强度动态范围压窄到患者可听的强度范围。因而给予小声音比较多的增益,对大声音只给予很少的放大。
我们判断压缩电路的设置是否合适,原则应是保障患者 小声音听得见,大声音受得了。即使没有任何设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嘴用很小的言语声和很大的言语声与患者交流,观察对方的应答表现。
第三步:助听后的音质
音质与频响、压缩电路的启动和恢复时间有关
高频补偿过度——纸张或塑料袋抖动声过于“脆”,机械手表指针的声音过于尖锐
低频补偿过多——安静的诊室仍能听到噪声
压缩电路启动与恢复时间的设置
对抑扬顿挫的语句,每个重读字总感觉拖泥带水
或者感觉有一种“嘭、嘭”的气泵
不同品牌助听器,设计理念也不同
强调舒适度的设计,往往采用慢压缩
强调清晰度的设计,往往采用快压缩
在调配过程中,除了测试小声音、中等声音、大声音,我们还要关注声音是否自然、清晰。与助听器音质有关的是频响和压缩电路特性,要注意高频补、低频补是否足够,在补偿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提高。
第四步:言语识别分辨率
实际上是测试助听后的言语识别率。如果没有条件使用录制好的言语测听材料,可以由验配师本人现场发音,而患者家人也在现场,助听器是否提高了患者的言语分辨力,一目了然,所以是最有说服力的验证方法。
有经验的验配师,还会有意选择诸如“司机”、“机器”、“自私”、“知识”、“瓷器”、“衣服”、“奇迹”等高频辅音居多的词汇,以利于分析影响患者语音识别率的因素。
第五步:评价堵耳效应
这一步骤重点考察患者的堵耳效应对舒适度的感受。许多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低频听力尚好,高频听力逐渐减退,听力图呈现斜坡型趋势。这类患者往往因耳模堵塞耳道而有这样的抱怨:“感觉自己像是在水缸里说话一样”、“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嗡声嗡气、有回音的感觉”。这时的应对措施可以有:
增加耳模通气孔的尺寸;
或制作深达硬骨质的深耳道助听器;
改用开放耳选配模式;
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牺牲低频增益为代价
第六步:询问患者在嘈杂环境中的感受
助听器使用者最常见的抱怨是在嘈杂环境中言语理解不佳,美国的助听器市场年度报告称,只有30%的助听器使用者对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下的使用满意。临床实际验配中,我们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助听器在这方面的局限性,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在噪声中近距离交谈能听清,同时对环境噪声能够耐受”。
如何提高患者在日常嘈杂环境中的言语清晰度和舒适度,一直是助听器设计工程师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无论从硬件外观的声学设计,还是从软件的语音处理及降噪算法,都有许多新技术面世,但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结论的支持。
验配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气场
在执行上述六步工作法时,应始终注意由验配师来主导工作流程,而不要被患者或其家人的问题打乱。这不但有助于树立验配师的权威性,也可缩短验配时间,避免限于商业化销售的泥沼。当然,笔者仍十分推崇以真耳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助听参数的调配。这一话题,留待今后另文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