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结构精密、功能复杂,而且会因受到噪音、疾病、外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对耳朵不好?日常生活中耳朵要怎么护理?
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对耳朵不好?
1、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2、经常掏耳朵,俗话说:“耳不挖不聋”,习惯掏耳朵容易造成耳道壁的损伤,特别是不洁的工具更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几率,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实际上,耵聍(耳屎)生长到足够多时会自行脱落,不用主动掏。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4、 滥用药物,一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有一定的耳毒性。常见的可能致聋的药物多为神经毒性药物,需要进入中枢神经才会产生耳毒性。老年人解毒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更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另外,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血脑屏障通透性强,众多药物皆易透过,极少量的耳毒性药物即可造成严重后果,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儿童使用。并且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前检测,进行预防。
5、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
6、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
7、身体过度疲劳,突发性耳聋患者以25-40岁人群居多,主要和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有关。疾病初期一般会出现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则可能造成耳聋。
8、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9、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10、常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听随身听(如MP3等)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11、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但这种中耳炎不会造成流脓,耳痛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长时间“煲电话粥”,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手机应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此外,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12、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
13、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耳朵要怎么护理?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耳朵保健经常按摩耳朵;不要掏耳朵;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会引起耳朵的病变。
耳朵是心灵的窗户,孩子的哭声,浪漫的歌声,凌晨三点邻居家传出的噪声,这些都在不断的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耳朵不仅为我们带来听力,还具有保持平衡的功能。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忽略了我们的耳朵,除非照镜子,否则我们甚至都看不到我们自己的耳朵。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