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听力损失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年轻化。但提起助听器,不少人却讳莫如深。有人觉得“戴助听器就是承认自己残疾“,有人宁愿“继续聋着也不肯戴助听器”。这时候就有人纳闷了,我听力不好,也不想戴助听器,会有什么危害吗?
事实上,出现了听力损失应该及早干预,如果放纵不管,不仅是“听不清、听不见”,还会给自身带来诸多健康危害。下面我将从多年龄段阐述,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启发。
1. 儿童:口齿不清,读写能力差
虽然,现在有条件的医院都会给新生儿做听力筛查,但也会出现听力筛查没过的家长,没有重视而耽误孩子配助听器,特别是对于听损较轻的患儿。
无论听损程度的轻重,对于患有听力损失的儿童,都应做到早发现、早佩戴、早进行语言训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接触世界,必须听到声音,感受周围的环境,才能健康学习成长。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错过语言发展期,导致讲话口齿不清或不会说话等问题,甚至产生读写能力、心理发育等多方面的连带影响。
2. 青少年:抑郁情绪,学习成绩受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高峰期,如果发现听损不及早干预,对学习、社交都有严重的影响。比如,上课时老师面向黑板说话,听损学生就很容易错过这部分内容,而像英语这类语言科目,学习起来会变得更加困难。
除此之外,听损学生由于交流不便,在同龄人中也会显得格格不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容易出现自闭、抑郁、敏感的情绪,甚至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工作。所以,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成长,一定要尽早选配助听器。
3. 成年人:无法有效沟通,影响工作效率
成年人作为社会中承受压力最大的人群,一旦出现听损还不及时干预,势必在沟通上造成障碍。同事、领导的谈话听不清楚,会议内容听得断断续续,客户沟通不顺畅……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造成工作效率和业绩的下降,也就基本告别升职加薪了。
而长期的听力下降,也可能会慢慢地将自己孤立起来,容易产生脾气暴躁、精神不集中、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工作,也让自己与家人的生活受到困扰,影响家庭和睦。
4. 老年人:听力快速下降,连锁问题频出
老年人可以说是最不把听损当回事儿的人群,要么觉得“听不见就听不见吧,耳根清净”,要么就是“讲大声点,我也能听见的”,这些侥幸想法是不明智的。
就比如,前年10月份有位王大爷来检测听力,当时他双耳听损在90分贝左右,戴上助听器后,只要家人放慢语速、口齿清晰,日常的交流都很顺畅,但当时老人觉得只要讲大点声自己还能听见,并没有选配。去年年底,王大爷再次进行听力测试,结果双耳听损已经降到了110分贝左右,然而他依然不愿意选配助听器。
直到最近,王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三次来到验配中心。从家人那里我们了解到,王大爷由于听力不好的原因,跟他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也因为他交流困难不怎么沟通了。然而,当天再次试戴助听器的效果与之前差距太大,老人无法接受,最终还是放弃选配助听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朵“用进废退”的现象,越用越灵活,越不用越迟钝。对于老年性听损,如果不及时干预,听力很可能会快速下降,等到听损十分严重的时候再去配助听器,就容易出现“听得见,但听不清”、“效果很差”等情况,即使选配了助听器,又会有不少老人出现“配了助听器却不愿意戴”等等,一系列后续问题了。
最后总结一下,当出现听力损失时,无论儿童、年轻人、中老年人都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不要等到最后助听器已经不管用了再追悔莫及。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