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在老年人群当中普遍存在,我们俗称的耳聋其实就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由各方面的原因,包括中耳炎、遗传、药物性损伤,引起的听觉困难,听不见或听不清外界声音或说话的声音。根据听力损失的分级,耳聋分为轻度耳聋、中度耳聋、重度耳聋和极重度耳聋。
听力是人类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之一,与视觉、感觉一样重要,然而听力却是最不被大家重视的一个。
在听力康复工作中见到很多活生生的事例。
早期因听力减退对生活影响不大,大多数人在听力刚开始下降时总认为自己“听得到”,而选择“凑合”,一直拖到交流很困难了才想到干预,但很可惜已错失最佳时机,导致听力损失不可逆转。
临床发现,没有经过听力干预的中老年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听损程度加重。
据研究,听力下降5年后社交能力会明显下降,言语识别率也会明显下降,从而造成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交能力退化,由于听力障碍,老人在和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时间长了,必然会导致老人心理和行动上不愿与人交流,从而导致抑郁、孤独的心理,这时如果置之不理,就会给老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听力下降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等到听不见了再就医,很可能就无法挽回。
因此一旦出现听不清旁人说话、看电视声音要调高等症状,建议尽快到听力中心做个听力检测,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
当然,更重要的是及时针对性干预,早干预除了能保护残余听力,使听力尽可能维持在现有水平不下降或延缓下降时间,还能延缓言语分辨率的下降。
上一篇:九个地方判断老人听力是否出现问题
下一篇:助听器在夏天也要防潮吗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