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低频,是指声音的高低,我们用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即每秒振动次数来决定,其单位是赫兹。
人耳正常的听力频率在20-20000赫兹内,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三段。
听觉范围不尽相同。如:小孩子能听到30000~40000赫兹的高频声波,而50岁以上的人却只能听到13000赫兹的声波。
这段音频的声音,也是哧哧的刺耳的高频电流声,所以三十多岁以上的人群大都听到了。
为什么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首先减弱的是高频的听力?
关键的听觉结构在内耳耳蜗里,先来看看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耳廓集音后,把声波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中耳:当鼓膜振动时,中耳腔内3块相互连接的“听小骨”也跟着振动起来,并将声音放大,引起内耳的门户——卵圆窗膜的振动。
内耳:内耳中有一个蜗牛状的结构,叫耳蜗。一个弹性的隔膜横贯耳蜗,将其分割成上下两部分。这个隔膜被称为基底膜。
基底膜上排列着“听觉毛细胞(顶部有一簇明显的细细纤毛)”。毛细胞有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之分。
卵圆窗膜振动后,充满耳蜗内部的淋巴液开始振动,随之基底膜开始振动,其上的“外毛细胞”的纤毛随之“起舞”——外界声音轻缓,它们则轻轻颤动;声音震耳,它们则向一边歪倒,或者在声浪中弯腰萎缩,像一株遭遇飓风的小树……
那我们又是如何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的?
卵圆窗的振动,引起基底膜底部的振动。此振动会以行波的形式,从基底膜底部向顶部方向传播,就像人在抖动一条绸带时,行波沿绸带向远程传播一样。
每一种振动频率在基底膜上都有一个和其共振频率一致的最大振幅区,这些区域的毛细胞和听神经纤维就会受到最大的刺激,位于基底膜上的“声波感受器” 感受到了刺激,并进行能量转换,然后将来自基底膜不同区域的听神经冲动及其组合形式,传到听觉中枢,这样,我们就听到了不同音调的声音。
那高频出现在基底膜的哪个区域?
不同频率的振动引起基底膜不同形式的行波传播,主要是由基底膜的某些物理性质决定的。
基底膜的宽度在靠近卵圆窗处只有0.04mm,以后往里像扇面一样逐渐加宽。与此相对应,基底膜上“声波感受器”的高度和重量,也随着基底膜的加宽 而变大。这就使得低频振动引起的行波在向“扇面”顶部传播时阻力较小,而高频振动引起的行波只局限于卵圆窗附近的基底膜的底部。
也就是说,越靠近基底膜的底部,共振频率愈高;愈靠近顶部,共振频率愈低。
临床确也发现,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影响高频听力;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影响低频听力。
“为何听力受损首先从高频开始”的答案,由此也就出来了——
蜗顶位于耳蜗的内部,一般受损的较少;而解析高频的耳蜗的蜗底部分最靠近内耳的门户卵圆窗,内耳若受损,它首当其冲!
自然衰老会让耳蜗基底膜增厚变硬
为什么年龄大的人往往听不到年轻人能听到的高频声音?
衰老是成人生理性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一般老年性听力减退的进程,一开始是高频听力下降,即高频听力不敏感,对频率较高的手机铃声、电话、门铃的听力感觉下降。其后是中低频下降。
原因是,就像您的头发会花白,您的视力会下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您的听觉器官也会自然衰老,耳蜗基底膜增厚、变硬,导致听觉毛细胞变弱、受损、变得迟钝。
再则,由于年龄和生理的关系,这阶段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容易造成耳部神经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进而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噪音刺激也会损伤基底膜上毛细胞
35岁还真不是个严格的分水岭,在朋友圈里让朋友听那个音频,一位1983年出生的年轻朋友竟也说是静音!为何那些才35岁,甚至还没有到35岁的人,也听不到音频中的刺耳的高频声音?
不少科学家在探求听力下降的病因时,都把噪音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现在很多年轻人常戴耳机听音乐,学英语,声音很大自己却不知,让耳朵长期受噪音的污染。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分贝高或是时间长的噪音中,噪音刺激使耳蜗血管收缩,组织缺血坏死,内耳毛细胞损伤。一旦这些至关重要的毛细胞遭遇损伤,就会损伤你的听力,而且此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再则,喜欢烟酒、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也是听力减退的重要原因,太多刺激性食物通常会对耳朵的毛细血管和听神经造成损伤。
保护毛细胞能预防听力下降
那我们如何预防或减缓听力下降?
人的生理性耳聋有个体差异,中老年人若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也会减缓听力下降的进程。
对于中青年人呢?避免长期接触噪音、合理安排生活、避免熬夜、适当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愉悦等,保护内耳毛细胞,是预防听力下降的好方法。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