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俗称的“烂耳朵”,其实就是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由于对它的认识不够,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轻者丧失听力,重者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危及生命,造成难以挽回的创伤。所以不要小瞧它!
如何辨别中耳炎?
耳朵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组成。而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或非化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病程达八周以上的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患者听东西就像隔了一层纸,并且听力会随头部转动或体位改变而有所提高。
若不及时治疗,待耳朵里长出胆固醇肉芽肿,听力将严重受到影响。若是儿童患病,拖延治疗会对其学语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分单纯型、肉芽型和胆脂瘤型三型。
单纯型存在有间断或持续流脓,甚至鼓膜大穿孔,但无肉芽和胆脂瘤病变,临床最常见。
肉芽型为中耳内长出红色肉芽而破坏听骨链和妨碍引流,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
胆脂瘤型就是在中耳处长出一种医学上称做“胆脂瘤”的东西,包裹了很多脏东西,包括脱屑、角化物、分泌蛋白酶、胶原酶、酸性磷酸酶等。这些酶可以破坏中耳的骨质,从而打通颅内外,也会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如何正确防治中耳炎?
一、外耳道进水,要及早清除。
洗澡或游泳时若有水进入外耳道,可采用侧耳单脚跳动,使水自动流出,无效者应及时就医。患有中耳炎和鼓膜穿孔者,应禁止游泳或潜水,如不慎进水,应及时用抗生素滴耳预防感染。
二、耳道有耵聍(俗称耳屎)莫乱挖。
正常外耳道不断有耵聍生长,有保护外耳道作用,大多可随咀嚼等运动脱落若耵聍积聚成块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切不可自己乱挖,以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引起耳道和中耳发炎。
三、耳毒性药物勿乱用。
许多常见药物有耳毒性: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阿斯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止痛药;奎宁、氯奎等抗疟药;速尿、利尿酸等袢利尿剂;长春新碱、顺氯氨铂等抗癌药,据统计有90余种。
四、采取正确擤鼻方式。
耳朵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感冒时,不正确的擤鼻会把鼻咽部带有病菌的分泌物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法为: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鼻涕,然后交替。
上一篇:给老人选配助听器有哪些要注意的
下一篇:聋儿越早戴助听器越好吗
Copyright ©2013–2024 厦门艾声听力科技连锁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06824号-3
免责声明